网友回答: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根据2012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成年人中约有40%以上的人有血脂异常的问题,而且还有年龄逐渐呈低龄化的趋势。而血脂异常的问题,特别是轻度的血脂异常,除非引发了相关疾病,通常是没有什么特别症状的,但高血脂,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影响,风险却是巨大的,通过抽血检查,是发现血脂异常最准确也是最直观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血脂检查的相关问题。
多久检查一次血脂最合适?
这个情况因人而异,简单给出几条建议:
1. 20岁以上,40岁以下的青年人,建议每3~5年检查一次血脂,如果单位有体检福利,能每年检查,是更好的。如果发现血脂异常,程度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应当及时的进行生活干预,减重,适度运动,调节饮食,戒烟限酒很多时候都能很好的降血脂。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肥胖人群,特别是腹型肥胖的情况,建议每1~2年检查一次血脂。
2. 40岁以上的男性和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女性,如果未出现过血脂异常的,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血脂,如果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心血管风险,确定生活调理还是服药控制。
3. 对于已经有血脂异常问题的朋友,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风险需要服药控制的高血脂朋友,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血脂,即使了解血脂调节情况,也对所服药物是否有效降血脂有所了解,可以根据血脂情况,即使的调整服药剂量或服药方案。
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服药控制血脂的朋友,生活调理一定也不要放松,上文提到生活调理方式,一定要尽量坚持。
4. 对于发作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应当入院后24小时内检查血脂,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也建议3个月检查一次血脂,及时的了解血脂是否达到了血脂调节的目标值。
血脂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血脂检查不就是抽血吗?还要什么注意事项,血脂检查前,给大家以下3点建议:
1. 血脂检查前2周,应尽量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情况,选择自己饮食习惯的正常饮食即可。
2. 血脂检查前12小时,应当禁止吃东西和喝水,测量血脂抽血应空腹。
3. 血脂检查前24小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也会影响血脂检查指标。
在做到以上三点的情况下,通常血脂检查出的结果都是基本准确的。
血脂检查的指标
血脂检查的指标一般包括四项,有时候是七项,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 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反应的是血液中胆固醇的总含量,通常反映的是血脂的总体情况;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是血脂检查和血脂控制的重要指标,这个值偏高是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是一种好的胆固醇,它具有转运多余脂质至肝脏代谢的作用,如果这个值偏低,也是一种心血管疾病风险,有时运动可以有效的升高HDL-C。
4. 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是独立于这三个指标外的一个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残粒的量,甘油三酯的检查值容易受外界因素,如餐饮太油腻,或运动等方面的影响。
5. 脂蛋白a[LP(a)]:脂蛋白a也是一个独立的脂蛋白,它受生活习惯和药物影响小,主要是个人体质和遗传因素,对于脂蛋白a高的朋友,建议主要控制其他指标的健康和正常,这个一般很难调理改善。
6. 载脂蛋白A1 (Apo A1):这个蛋白主要在HDL-C中含有,而其他胆固醇中较少有这个载脂蛋白,所以,血清中这个数值的指标主要反应的是HDL-C的水平,其临床诊断意义也类似。
7. 载脂蛋白B(Apo B):大约90%的Apo B都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中,因此apoB的水平反应的是LDL-C的水平,这个指标的测定有助于更加精细的临床判断。
网友回答:
小崔医生坚持做大家看得懂的医学科普,血脂异常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已经不只是肥胖人群的“专利”,而现在很多人也越来越重视血脂的问题,毕竟长期血脂异常是严重影响心脑血管健康的,尤其是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我有许多朋友与患者都会咨询血脂的问题,时常会有朋友发过来血脂检查报告单让我解读,我会针对血脂的情况给他们一些建议,也会教他们如何看血脂报告。
血脂检查报告主要看哪几项
很多人检查完血脂后,拿着血脂结果不知道该关注哪几项,不得不找医生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简单的解读血脂报告结果。无需关注所有的项目,仅需看3项即可。
1、胆固醇:当你拿到血脂报告单后,首先就要看胆固醇的值有没有异常,当然要了解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情况下成人为2.9~6.0mmol/L、儿童为3.1~5.2mmol/L,依据不同的医院检测试剂的不同,数值可能存在一点偏差,但是并不会差很多,要知道胆固醇的含量极大的影响着机体的健康。尤其是影响冠心病的发病,如果一个人的胆固醇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单独风险因素。而如果控制胆固醇的含量,是可以成倍降低冠心病的风险的。
2、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的正常值在0.56~1.71mmol/L之间。而当血脂处于1.71~2.26mmol/L之间时,是亚临床增高阶段,当血脂超过2.26mmol/L时就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了。而如果甘油三酯长期升高的话,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来说,风险较高,而且甘油三酯高的话也是容易发生脂肪肝的,这类脂质是在肝脏中进行代谢的,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也会使脂质沉积在肝脏细胞当中,使肝功能受损。
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当你查血脂发现甘油三酯升高时,不要立刻就判定自己患了高脂血症,因为单凭一次甘油三酯升高是不好确定的,毕竟有时候当你吃了富含高脂的食物或者大量饮酒后也是会导致该指标升高的,而当你清淡饮食几天后复查发现指标恢复了正常。因此,我不建议在查血脂的前3天进行大量酗酒或者暴饮暴食,这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
多久查一次血脂,不同人群是不一样的
1、至于要多久查一次血脂,不同的人群是有不同的要求的,首先来说,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高血脂患者,那么血脂检查就要稍微频繁一点,尤其是你正在吃药调节血脂时,更要多检测血脂的变化,我建议用药一个疗程以后就要做一次血脂的检查,如果血脂已经恢复正常或者接近正常,那么就可以停药了,采用饮食调节与运动就可以控制血脂了,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规律检测血脂的情况。
2、而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尤其是肥胖、运动较少以及经常高脂饮食的人群,也是要经常进行血脂的检查的,每半年查一次就行,根据每次血脂的结果进行生活方式的调节,而如果已经不能单纯用生活方式的调节来控制血脂的话,那就要就医进行药物治疗,因为长期的高血脂对身体的影响较大。
3、而对于年轻人或者青少年来说,我并不建议经常查血脂,也不必每年查一次,毕竟年轻人血脂高的不多,但是这只是针对一般年轻人与青少年来说的,要知道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体重超标的很严重,平时油腻食物吃得太多而运动也相对较少,也是会出现血脂的异常的,我曾经就收治过一个胆囊结石的小姑娘,才二十多岁,血脂高的连肝功能都测不出来了,因此,根据个人的情况也是要进行检查的。
血脂较高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小崔医生给大家提几点预防高血脂的建议
1、首先最重要的预防举措就是饮食方式的调节,尤其是那些经常进食富含胆固醇以及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的人群,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牛、羊、猪的脂肪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2、光靠饮食的调整也是不够的,也要积极的活动起来,不要整天坐在电脑前或者躺在椅子上,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尽量避免肥胖;
运动的强度与持续时间:运动强度一般是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min。运动完后最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如果您之前就患有冠心病、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疾病,我建议您要每年进行血脂、肝功能的检查,以规律评估病情,减少加重病情的情况;
4、对于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还有已经出现绝经的中老年女性,也是要每年进行血脂检查的,因为这类人群都是高血脂的高危人群,此外也要减少吸烟与饮酒;
5、虽然我不是很建议20岁左右的年轻人每年查血脂,但是也是应该查一次来评估自己的血脂情况,毕竟现在血脂升高并不是中老年人特有的。
最后我做一下总结,长期高血脂是胆汁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由于现在不良的工作、生活与饮食方式,导致很多人都面临着高血脂的问题,影响机体健康,因此要检测血脂的变化,但是不同的人群进行血脂检查的次数也是不一样的,不必每个人都进行年检。小崔医生也给大家提出了一些预防高血脂的建议,听从小崔医生的建议,减少高血脂的发生。
网友回答:
血脂检查是成人健康体检项目。对于健康人群,血脂检查的目的在于及早发现血脂异常,采取必要的降脂措施,预防高血脂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血脂检查的目的在于监测血脂是否达标,以便调整治疗方案,降低血脂异常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那么,多久检查一次血脂合适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对于健康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代谢异常的几率会逐渐升高。所以,不同年龄的人群,检查血脂的频率也不一样。一般以40岁为界,40以下的成人,每5年复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均应复查一次血脂。血脂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于血脂异常人群,血脂监测频率要高于健康人群。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未使用药物的患者;二是已经使用药物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降脂的患者,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患者,首选他汀;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患者,首选贝特。无论是使用他汀,还是贝特,在复查血脂的同时,均应监测不良反应,尤其是他汀类降脂药,主要包括转氨酶、肌酸激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转氨酶大于3倍正常上限时,应停药观察;肌酸激酶达到5倍正常上限时,应停药观察;空腹血糖出现异常时不建议停药,因为他汀带来的心血管益处远高于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可适当调整他汀用量,同时针对血糖异常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边治疗边观察。胆固醇以低密度脂蛋白长期偏高的患者,还应复查动脉彩超,监测是否出现动脉斑块。
综上,健康人群与血脂异常的人群复查血脂的频率不一样。健康人群中,不同年龄,复查血脂的频率不一样;血脂异常人群中,未使用药物与使用药物的人群,复查血脂的频率也不一样,其中,使用药物的患者,复查血脂的同时,应监测不良反应。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网友回答:
段医生答疑在线聊聊血脂检查
咱们先了解什么是血脂?
血脂通常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其中,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种。我们去医院就医时,一般医院的血脂检验也多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高血脂有哪些危害呢?
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高血脂与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性。我们在此单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以说明:低密度脂蛋白我们可以形象的把它当做一个“催化酶”,当它渗透进入动脉血管壁后,就会开启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就引发了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作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怎样检查才合理呢?
(1)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血脂的人群
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以及长期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的患者;
②既往有病发过相关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③遗传因素影响,具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④健康的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
(2)血脂异常,调脂过程中的推荐:
①当存在高血脂时,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来改善饮食结构和运动管理后的3~6个月,注意及时复查血脂变化;
②如果血脂达标,则建议延长到6~12个月检查一次血脂;
③需要药物治疗时,考虑到及时药物调整和他汀类药物所具有肝损伤的不良反应,一般建议1~2个月检查一次血脂和肝功能。
④连续两次检查后,指标没有明显变化,需要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后,同样需要经过1~2个月复查一次血脂,当达到目标值再相应的延长到半年至1年。
段医生特别提醒
①高血脂通常没有明显的身体症状,所以所有成年人和肥胖的小孩都在常规检查范围内;
②高血脂并不是胖人的“专利”,不能因为满意身材而忽视了血脂检查;
③多一个好习惯、多一点生活上的干预,可能对降脂事半功倍;
④明确血脂升高后,一定要重视生活方式的干预,这可能让你免于服药;
⑤需要服药的朋友,也同样要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因为你做好了会停掉药物;
⑥服药期间,一定要遵医嘱规律服药并及时检查血脂、肝功。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网友回答:
您好,我是王药师,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随着大家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体检已经逐渐普及开来,很多人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血脂检查是体检的主要项目之一,是发现血脂异常的重要手段。那么,多久检查一次血脂比较正常呢?这个要分情况来说。
1. 20~40岁的健康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测量 1 次血脂。
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
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住院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 24小时内检测血脂。
了解了血脂检查的频率之后,再来说说血脂检查时的注意事项,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血脂检查前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如果你这样做了的话,很容是监测出来血脂升高,被误诊为高血脂。所以,王药师给大家总结血脂检查的注意事项。
1.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在血脂检查3天前避免高脂肪饮食,因为血脂容易受到饮食的影响,尤其是甘油三酯这一项,容易受短期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所以,在抽血前三天内应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高脂饮食,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
2.血脂检查前一天不要喝酒,因为大量饮酒者在接下来的2-3天内,有血脂升高的情况,所以,抽血检查之前的一天内,不要喝酒。
3.空腹10-12小时,血脂检查需要空腹状态下进行,因为餐后血脂水平会明显升高,餐后2-4小时,血脂浓度达到高峰,8小时后基本恢复至空腹状态。但是,不同个体的消化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建议空腹10-12小时。例如,早上8点检查,那么前一天晚上8点之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可以少量喝水。
4.不要在感冒时进行血脂检查。一些病理状态的变化会影响血脂水平,如创伤、感染、感冒、心肌梗死等,所以要避开这些状态。
5.请专业人士解读血脂报告。虽然报告单上有血脂的参考范围,但是这个数值并不是固定的,应该因人而异。简单来说,就是心血管危险程度高的人,血脂的理想水平应该低一些,所以要找专业人士来解读血脂报告,不要单纯看箭头。
网友回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以前以为血脂异常主要发生在年龄比较大的朋友,其实现在年轻的朋友,出现血脂异常也并不少见。于是,有朋友就会问,多久查一次血脂比较好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应该区别对待。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抽血查血脂的时间间隔也应该有所不同。下面张大夫分别介绍一下。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查血脂的,除非是因病住院的时候,可以考虑顺便查一下血脂。
40岁以下的健康成年人,我们建议至少每5年测1次血脂。
大于40岁的健康人群,则需要每年查一次血脂,以求尽早发现血脂的异常,并有针对性的干预。
对于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朋友,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等,我们建议,至少应该半年查一次血脂。
而已经出现了血脂异常的朋友,我们建议您到心内科就诊,遵医嘱服药并复查血脂。在血脂达标平稳以前,可能会频繁的复查血脂。具体如何检查,张大夫昨天已经回答过,大家可以去看。至于平稳达标后,则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血脂,看自己情况,前提是您坚持服药。
上面是张大夫想到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参考。
网友回答:
王医生,那你说我多久复查一次血脂啊?
您现在开始服用他汀药物了,我建议一个月必须来复查,一方面看看血脂降低的水平,另一方面观察药物副作用。
高血脂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前一阵有人甚至提出血脂没有好坏之分,饮食不用控制的谬论。就在前几天,心血管胡大一教授发文《血脂危害百年不变》开始讨伐这些谬论。
长期的高血脂,对全身的血管逐渐的都会造成损伤,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脂危害
血脂包括: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四项。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高血脂,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其它三项是坏血脂,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高一点好,低密度低一点好。
高血脂常常没有任何临床,所以大家很难第一时间凭感觉发现,我们只能通过抽血化验来检查自己是否血脂异常。
如同刚才那位朋友一样,很多人问王医生,那我多久抽一次血,查一次血脂呢,才能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呢?
王医生说,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王医生简单的分几种情况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 普通人即没有任何高危因素的人,20岁以上的健康人应该每3年左右检查1次血脂,当然如果单位每年体检最好每年查一次没坏处,请记住是血脂四项,不是血流变、不是血粘度。血脂是有参考价值的,其它的血流变、血粘度暂时没有证据证明有临床参考价值。
第二、 以下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建议最好6个月到1年检查1次血脂。
1)、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脑梗死、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三高及肥胖具有一定的高聚集发作性,如果有了其中的一项,一定要监测其它几项;
3)、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
4)、有皮肤黄色瘤者,这个属于高血脂的临床表现,部分人会表现出来。
5)、有家族史者(脑梗死、冠心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也就是父母有年轻时就发生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
第三、因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
高危人群,低密度参考值低于2.6,极高危人群低密度参考值低于1.8。
总之,高危人群需要勤查,普通朋友如果每年查体自然会查到,但需要强调一定要查血脂四项哟!
至少目前的试验数据,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血脂有好坏之分,坏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必须从生活方式上来尽量的预防高脂血症,不能降低的需要药物干预。
血脂无害论或许只是一个空想,目前仍需重视血脂!
网友回答:
血脂异常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但血脂异常往往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往往是在体检中偶然发现,所以定期检查血脂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对于已经患者有了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及时复查血脂更为重要,那么多久检查一次血脂比较合适呢?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为此给出了指导建议,首先来了解一下血脂的正常值与异常值:
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
血脂检查的频率因人而异,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一次空腹血脂,当检查发现异常时,应进行积极干预治疗,并每3-6个月检测一次血脂。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患有了心脑血管病或属于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则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为宜。
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包括
对于血脂异常的治疗,最重要、最有效、最基础的治疗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称为生活改变治疗,主要包括:
需要提醒的是:经过上述生活方式改变性治疗3个月血脂仍不能达标,则应当启动降脂药治疗;而对于存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在坚持生活方式改变治疗的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服用降脂药。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网友回答:
血脂受饮食影响大,那多久查一次血脂合适,查血脂需要注意什么?
血脂受饮食影响大,那多久查一次血脂合适呢?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血脂异常不严重,仅通过饮食与非药物治疗方式干预的患者,3-6个月就应该复查血脂水平。如果达标可以继续非药物治疗,后期每6个月到1年复查1次。
2、药物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后1-2个月复查血脂及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监测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治疗效果较好,逐渐调整为每6个月到1年复查一次。如果开始治疗后3-6个月血脂水平不达标,就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其他药物,再同上复查。
查血脂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前2周内保持正常的饮食与运动习惯,少饮酒;
检查前一天不做剧烈运动;
采血前12小时不再进食,前一晚可少量饮水,但晨起后不能大量饮水(可少量饮水服药);
一般不用停治疗用药。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J]. 中国循环杂志,2016 ,31 (10):937-953.
[2] 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专家组,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院诊疗手册——血脂异常防治问答[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8(5):293-295.
作者:李春钰 单位:北京丰台医院临床药学室、药事网成员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网友回答:
高血脂是我们常说的“三高”之一,高血脂的危害是很大的,最重要的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现在很多人吃的东西不断地变好,但是相应的每天活动量没有跟上去,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能量的过剩。过剩的能量就会转化成血脂,导致现在高血脂的患病率在每年不断地提高。
高血脂虽然危害很大,但是却不容易被发现。因为血脂升高后,没有明显的症状。想要知道自己的血脂高不高,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医院抽血化验一下。那么,不同的人,比如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冠心病病人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多久查一次血脂比较科学呢。
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血脂?
不同年龄的人,多久查一次血脂比较好
血脂异常的危害很大,但是症状又不明显,不容易发现。定期抽血是发现血脂异常最简便的方法。
1、20-40岁的健康成年人多久查一次血脂
2、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
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其高危人群
以下是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检查出血脂高了,该怎么处理?要不要吃药?
体检发现血脂高了,要不要紧?要怎么办呢?要不要吃药呢?在门诊,也经常能看到拿着体检报告过来咨询的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的处理是有区别的:
一、胆固醇升高,要怎么办?
我们判断胆固醇升高要不要吃药,主要是根据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来的。心脑血管疾病是高风险以及极高风险的,肯定是要服药治疗的;高风险以下的可以暂时不用服药,可以暂时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如果3-6个月后,胆固醇依然比较高,再使用药物来治疗。
1、极高危
2、高危组
3、胆固醇降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
二、甘油三酯升高
甘油三酯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是危害没有胆固醇那么高。除此之外,甘油三酯最大的危害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降血脂的药物都有哪些?
一、首先,降胆固醇药物介绍
1、他汀类药物
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3、PCSK9抑制剂
二、降甘油三酯药物
血脂达标了,药能停吗?
吃了一段时间的药,复查血脂,发现已经正常了。药是不是可以停了。毕竟,老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吃多了,终究是不好的。那么,药能不能停,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一、已经形成斑块的患者,他汀基本上是停不了的
对于已经存在斑块的患者,比如冠心病、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几乎需要终生服用他汀。
二、高危患者,但是没有斑块形成
总结: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